“ 正泰是低壓電器市場銷售規模達百億以上的兩家企業之一,前五名星級企業中一家內資企業。”
*來自于格物致勝
7月2日,由北京格物致勝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物致勝”)主辦的《中國低壓電器市場白皮書》發布會在上海召開,正泰以及國內外知名低壓電器行業廠商、盤廠、設計院、基金投資者以及相關行業專家等1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白皮書的發布。
*數據來源格物致勝
會議伊始,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王進行致辭,王秘書長在致辭中特別提到,低壓電器行業在我國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誕生了諸如正泰這樣集團銷售規模已經超過890億的企業,為我國民生、基礎設施以及工業等領域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低壓電器市場白皮書》發布
國內市場將維持穩定增長
現場,格物致勝總經理李玉峰通過中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市場份額、技術趨勢以及新政策對低壓電器市場發展的影響等客觀因素對低壓電器市場進行了深入解讀。根據白皮書預測,國內低壓配電市場將會維持7%-10%的穩定增長,國產龍頭企業如正泰的市場份額會繼續擴大,將改變低壓電器市場的中外品牌競爭格局。
自制、自研詮釋企業數字化能力
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制造彰顯端到端交付實力
作為發布會的重要環節,正泰電器副總裁劉淼先生在《端到端的制造交付能力》主題演講中表示,端到端的全流程交付的核心流程之一是集成供應鏈,以正泰生產系統CPS為核心的正泰集成供應鏈系統是制造交付能力的保障。正泰CPS的智能制造過程具備的特性。即以模具的自主研發與設計、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與管控、自研全過程的數字化車間作為能力的基石。去開拓從客戶需求到向客戶交付產品與服務的智能化、數字化的全流程端到端的過程。
模具的自主設計與制造
正泰擁有自研模具設計與制造基地,并且建立了模具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模流分析、模具設計、電極設計、報價管理、自動編程、生產排程等關鍵環節的一站式管理。模具中心資源配置能力處于行業內水平,擁有過億元的模具設備資產,具備年產各類新模具1500套以上和各類更改/維修模具4000套以上的設計與制造能力。
在模具生產制造過程中,通過模具管理系統和CAD/CAE/CAM等數字化技術應用,實現了設計、制造、管理與聯網的有機鏈接,并對關鍵模具材料及配件采用國際知名企業的模具生產材料和標準件,使模具壽命和模具周期得到保障,從而可以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縮短交期并能提供定制化服務。
零部件的自主制造與管控
正泰實現核心關鍵件自制,采用高強度材料,攻克支架、搖臂零件熱處理變形難題,有效降低終成品的溫升,提升產品機械壽命、電壽命的特性。通過使用先進的制造設備與工藝加工核心零部件,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一致性。外殼阻燃性能好,材料環保。零件使用壽命達到12000余次,壽命及產品性能均處于行業水平。
自研的全過程數字化車間
正泰建立自己的自動化高端裝備產業公司,自主設計生產自動化裝備,從零部件到設備的軟硬件均自主完成。作為低壓電器行業的一家自研全過程數字化車間的企業,公司大力強化核心智能制造裝備自主設計與制造能力,采用集成模擬、設備物聯、仿生設計等新技術,自主研發制造執行系統MES系統,含計劃排產與調度、工藝執行與管理、生產過程質量管理、設備管理四大核心功能模塊,實現自動排產、生產狀態實時監測與調整、生產信息數據統計分析等。面向車間生產執行層的管理系統,及時化生產,彈性產線滿足客戶訂單小批量,多品種的需求。
研制成功我國低壓電器行業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交流接觸器和小型斷路器全制程自動化生產線并投入運行,實現自動裝配、自動檢測、自動移印、自動包裝、自動碼垛等,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一致性與可靠性。2020年浙江省首批12家“未來工廠”授牌,正泰是其中之一,也是一家低壓電器企業被授牌。
正泰以數字化車間為建設核心,當前已實現低壓電器從設計到銷售的全價值鏈數字化。正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構建統一的互聯互通信息平臺,開展大數據建模、數字孿生應用及迭代優化,打通全價值鏈數據鏈路,實現數據實時交互、資源共享協同、運營智能決策。在客戶需求、產品設計、生產采購、交付服務等全價值鏈各環節,實現協同設計、敏捷供應、柔性制造、快速交付。
此外,正泰建設基于工業物聯網,在全制程自動化基礎上,通過工業物聯網實現與MES、WMS等系統銜接,集成數字化設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過程(MES)、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倉儲、訂單交付系統等一體化企業數字化平臺,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隨著中國“新基建”、“內循環”、“碳中和,碳達峰”的戰略規劃相繼出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VR技術、區塊鏈等,新技術變革帶來了很多創新發展的機遇。
未來5年將是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加快“安裝”和服務交付、企業數智化轉型搶先加速彎道超車的窗口期。正泰將依托公司“一云兩網”戰略,持續加深新技術與低壓電器行業的深度融合,推進產業數智化、綠色雙碳可持續發展。